作者:神恩
一張小紙條上寫著“35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我們沒有債務”,這就是美國總統解決國債問題的“妙招”。
“美聯儲印太多美元了?那就用加密貨幣還債吧!”特朗普在華盛頓的公開演講中拋出這句震驚全球金融市場的言論。就在美國國債在2025年10月正式突破38萬億美元歷史大關的時刻,特朗普再次展示了他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
在私人聚會上,特朗普更是直言不諱地說:“我會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上:35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我們沒有債務,這就是我喜歡做的?!?這句話看似玩笑,卻暴露了美國當前債務危機嚴重程度以及特朗普團隊正在探索的非傳統解決方案。

美國國債達到38萬億美元是一個令人眩暈的數字。這一數字比中國、德國、日本、印度和英國經濟體量的總和還要大。
更令人擔憂的是國債的增長速度。從37萬億美元到38萬億美元,美國僅用了約兩個多月的時間。 這一增速創下除疫情時期外最快的萬億美元債務累積記錄。
細看數據,情況更加觸目驚心。美國國債正以每秒約7萬美元的速度增長。 這意味著在你閱讀這篇文章的幾分鐘內,國債又增加了數千萬美元。
國債利息支出已成為預算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去年美國國債利息支出約為1.3萬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美國軍費開支(2025年國防預算約為8950億美元)。
彼得·G·彼得森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彼得森發出警告:“過去十年我們花費了4萬億美元的利息,但在未來十年內將花費14萬億美元。” 這些利息支出擠占了未來重要的公共和私人投資,損害了每個美國人的經濟利益。
面對這一龐然大物般的債務,特朗普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加密貨幣。特朗普的“加密解法”表面看像一句政治幽默,但背后隱藏的是他對“去美元化”與“債務重構”的戰略思考。
特朗普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美元債太多?別擔心,我們現在有新的貨幣體系——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會讓美國重新定義信用?!?這一表態并非孤例,而是特朗普一系列支持加密貨幣行動的一部分。
特朗普上臺后,赦免了幣安創始人趙長鵬,這不僅僅是對個人的赦免,更是把整個加密陣營拉到自己的隊伍里。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推動“美版主權加密資產”試點,部分以數字資產形式處理債務。
特朗普的戰略是讓美國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領導者。2025年3月6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將比特幣定義為“數字黃金”,并授權財政部以“預算中性”原則建立國家戰略BTC儲備。
美國政府甚至通過“合法”沒收手段積累比特幣。2025年10月,美國司法部針對柬埔寨的“太子集團”提出刑事指控,沒收該集團詐騙所得的127,271枚比特幣,使美國政府持有的比特幣超過32萬枚。
特朗普的想法聽起來大膽,但實際操作如何?我們用數據說話。
當前美國國債規模高達38萬億美元,而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總市值也遠未達到這一量級。 即使動用全部加密貨幣也難以償付債務,這在操作上不具備可行性。
具體到比特幣,情況更加復雜。如果美國試圖用其持有的約32萬枚比特幣來償還債務,每枚比特幣需要價值約1.165億美元。 這比當前約10.8萬美元的市場價格高出約1000倍。
按照這一估值,比特幣總市值將飆升至約230萬億美元,超過全球GDP的兩倍。 顯然,這種估值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因為即使價格奇跡般達到如此高度,其運作機制早在債務消失前就會崩潰。
比特幣交易的日均成交量約為600億至700億美元,僅占全球債券或外匯市場7.5萬億美元流動性的一小部分。 試圖拋售少量比特幣來“償還”政府債務,也會立即擊垮市場需求并摧毀價格深度。
那么,特朗普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專家分析認為,這種提議更多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政治表態,而非具備實際操作性的經濟方案。
其核心思路是試圖通過創造或利用一種新型的、具有廣泛共識的數字資產,將美國的債務負擔轉移或轉化為一種全球共同認可的“價值存儲”,從而在技術上實現債務的“重置”。
這一提議的意圖可能包括:政治敘事構建,將自己塑造為擁抱創新、挑戰舊金融體系的改革者,以爭取加密貨幣社區和年輕選民的廣泛支持。
特朗普也在傳遞一個戰略信號:若其政府執政,將大力推動美國在加密貨幣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并將其提升到關乎國家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度。
這也是對市場反應的試探。通過拋出這一大膽設想,觀察市場、傳統金融機構以及國際債權人的反應,為后續可能的政策調整做準備。
特朗普的提議即使不可行,也可能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此類言論短期內可能提振加密貨幣市場的情緒,被部分投資者解讀為重大利好。
與波動性大的比特幣相比,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可能在特朗普的戰略中扮演更實際的角色。 其顧問曾表示,受監管的穩定幣立法能“一夜之間”為美國國債創造數萬億美元的需求。
特朗普的言論也帶來了嚴重風險。如果單方面試圖用非主權信用背書的資產來償還法定貨幣計價的債務,可能被市場解讀為一種變相的違約行為。
這將嚴重損害美元和美國國債的國際信用,導致災難性后果。 沒有哪個國家愿意冒險接受這種償債方式,因為比特幣的波動性比股票還要劇烈。
這一計劃還面臨法律障礙。美國現行法律并不承認比特幣是法定貨幣。 如果要用比特幣償還國債,美國政府需要修改相關法律,這一點在美國國會的扯皮機制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類似“BitBonds”的創新金融產品出現——一種BTC增強型國債,讓投資者在獲得低固定利率的同時分享BTC升值的部分收益。 美國政府則可能通過儲備增值對沖債務。
但眼前的現實是,美國國債每秒仍在增加近7萬美元。 在特朗普談論他的加密貨幣解決方案的同時,美國聯邦政府仍處于部分停擺狀態,數十萬聯邦工作人員拿不到工資,部分經濟活動陷入混亂。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并非解決債務危機的魔法棒,但它們正成為美國財政戰略討論的一部分。這場債務與加密的聯動,可能重塑全球金融版圖,比我們想象的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