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radley Peak,來源:Cointelegraph,編譯:Shaw 喜來順財經
在2025年Devcon開發者大會上,Vitalik Buterin登臺演示Kohaku時,他直言不諱地總結了以太坊的現狀。該網絡擁有強大的安全和隱私研究以及穩固的Layer-1安全機制。但它仍然沒有“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就是用戶實際使用的錢包和應用程序。從理論上講,以太坊在過去十年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2018 年的橢圓曲線預編譯開啟了零知識簡潔非交互式知識論證(zk-SNARKs)的大門,并催生了諸如 Tornado Cash 和 Railgun 這樣的隱私工具。2016年的DAO黑客事件促使整個生態系統進行嚴格的審計,推動了對Gnosis Safe等安全可靠錢包的需求,并將多重簽名從一個小眾概念轉變為標準實踐。
然而,到了2025年,日常私人使用仍然感覺很笨拙。人們需要記住額外的助記詞,安裝專用錢包,希望公共廣播不會出故障,而且常常因為去中心化交易所太復雜而退回到中心化交易所。
Kohaku是以太坊的解決方案。

那么,為什么以太坊再次將隱私視為核心重點,而不是僅面向高級用戶的特色功能?
Vitalik Buterin在四月份發表的文章《我為什么支持隱私》中,將隱私描述為自由、秩序和進步的統一結合體:
這是自由,因為人們需要行動的空間,而不必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和評判。
秩序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許多社會和經濟體系默默地依賴于這樣一個事實:并非所有人都能看到一切。
這是進步,因為我們希望將數據用于醫療、科學和金融,而不是將日常生活變成永久的監控記錄。
與此同時,鏈上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公開透明,風險也更高?,F實世界的資產、規模更大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頭寸以及公開身份之間的重疊日益增多。透明度固然重要,但也意味著只需點擊幾下,你的賬戶余額、捐贈和交易對手信息就可能被追蹤。
Kohaku 正是著眼于這一點:以太坊已經具備了實現隱私所需的加密技術,但現在它需要一種方法,使這種隱私功能在一個重視監管的世界中安全、可用且可接受。
Kohaku 可以理解為以太坊為錢包提供的新隱私和安全工具包。
對于開發者而言,以太坊基金會提供了一個開源框架,其中包括模塊化的軟件開發工具包 (SDK) 和一個參考錢包。該 SDK 提供可重用的組件,用于私密發送、更安全的密鑰管理和恢復以及基于風險的交易控制,因此團隊無需從頭開始構建整個隱私技術棧。
對于用戶而言,第一個版本是一款面向高級用戶的瀏覽器擴展錢包,它是基于 Ambire 開發的。它支持私密和公開交易,每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都有獨立賬戶,采用點對點廣播而非集中式中繼,并提供在可能的情況下隱藏互聯網協議(IP)地址和其他元數據的工具。
Kohaku 的底層架構與現有的以太坊隱私工具(例如 Railgun 和 Privacy Pools)無縫集成,而非另起爐灶開發新的混幣器或L2網絡。這使得 Kohaku 能夠專注于真正缺失的部分:一個從一開始就內置隱私、恢復和安全性的統一錢包架構,而不是作為實驗性附加功能逐步添加。
從本質上講,Kohaku 與其說是一個“大型應用程序”,不如說是一堆“樂高積木”,用于構建私密、更安全的錢包。
該SDK定義了Kohaku式錢包從一開始就應該如何處理密鑰、交易和恢復。它并非采用單一的萬能密鑰,而是設計了多個具有不同角色的密鑰、基于風險的審批機制以及不依賴于寫在紙上的單個助記詞的恢復流程。
轉賬10萬美元會觸發額外的審核和確認程序,而10美元的轉賬則無需這些程序。這正是Vitalik Buterin一直力推的基于風險的資金準入機制。
Kohaku 并非將所有交易都隱藏起來。它允許錢包同時提供公鑰和私鑰兩種模式。選擇私鑰模式后,錢包可以通過Railgun或 Privacy Pools 等協議進行路由,生成全新的、無法關聯的收款地址,并盡可能減少鏈上占用空間。關聯列表等工具已內置于設計中,以便團隊能夠在不剝奪其他用戶隱私的情況下,阻止明顯的非法資金流動。
最后,該路線圖不僅涵蓋了寫入鏈上的數據,還涉及到了讀取和網絡隱私方面。Kohaku 旨在接入混合網絡以隱藏 IP 級別的元數據,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接入零知識支持的瀏覽器或遠程過程調用(RPC)方案,從而確保即使是查看余額或讀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數據也不會悄悄泄露用戶身份和操作。

Kohaku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解決了以太坊多年來一直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即真實用戶與區塊鏈交互層面。
多年來,研究團隊不斷推出更快的證明、更高效的密碼學原語和更安全的合約模式。但Buterin的抱怨卻更加實際:額外的助記詞、私人資金池不支持多重簽名、廣播不可靠以及繁瑣的流程,這些都迫使用戶重新回到中心化交易所,因為它們更簡潔。
通過專注于錢包,Kohaku為 L2 網絡和 DApp 提供了它們一直以來所缺失的東西:一個共享的、注重隱私的基礎架構。以往每個Rollup或應用都需要自行開發隱蔽地址系統、恢復流程和大額轉賬警告機制,而 Kohaku 則提供了一套所有應用都可以依賴的模式和代碼。在一個日益呈現出 Rollup 交織網絡而非單一區塊鏈結構的生態系統中,這一點至關重要。
由于 Kohaku 源自以太坊核心生態系統,而不是單一的初創錢包,因此它很有可能成為其他錢包需要達到或超越的參考模型。
Kohaku 還迫使以太坊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
首先,如何把握最大限度隱私和負責任的隱私之間的界限至關重要。關聯列表、可審計的隱私屏蔽和基于風險的控制措施,正是監管機構和銀行所希望看到的。然而對于部分用戶而言,任何選擇性的隱私可見性或黑名單做法都像是滑向深淵的開端。Kohaku事件并不會終結這場爭論,它只是讓這種矛盾更加明顯。
此外,還存在技術風險。與簡單的助記詞發送錢包相比,管理多個密鑰、恢復路徑、隱私開關、不同廣播選項和插件模塊的錢包具有更大的攻擊面。這就要求進行嚴格的審計,并制定清晰的升級和默認設置規則。
然后是用戶體驗(UX)的現實問題。框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模式,但它無法強制團隊交付出清晰的界面。如果用戶無法區分私密發送和公開發送的內容、哪些內容可以恢復以及哪些審批是關鍵,那么所有這些額外的功能都會變成更容易出錯的因素。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Kohaku 的出現標志著使用以太坊進行私密操作不再像是一項次要任務。
真正的考驗在于主流錢包是否真的會采納這些理念:清晰的隱私和公共模式、簡化恢復流程、增加大額轉賬的限制,以及減少一鍵泄露全部鏈上信息的風險。如果這些理念得以實現,隱私保護就只是你現有錢包中的一個常規設置而已。
對于開發者而言,Kohaku 提供了一個基礎設施層,可以減輕許多繁重的工作量。他們無需重建隱私和安全底層機制,而是可以依賴共享的工具包,專注于去中心化應用的設計和用戶體驗。
對于機構和監管者而言,這是一次關于隱私設計的實時實驗,也是一次檢驗以太坊在不放棄可審計性或法律清晰度的前提下,將保密性提升到何種程度的機會。